香港初印象

2017年11月07日   /  

— 程序员老沙眼里的“东方之珠”



旅游要么是个苦差事要么是个流水账;有人感叹:旅游业不知道败坏了多少风景。幸运的是这次香港之旅不是旅游而是旅行,旅行更多的是抱着好奇新鲜的目的,所以值得期待。这不是纯粹的文字游戏,游是要指定时间地点的行程,而行可能只是路过要的是一个感受来填补自己的期待。





这个感受不是到了就深呼吸,然后睁开眼睛、张开耳朵地巴拉巴拉地看和听;好玩的东西都需要做点功课,否则你不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与众不同,你都能看到的只是表象,你看不到的、听不到的就需要提前预习。如果你不知道长城建造的历史背景及付出的代价,那么在你看来就是一堆石头铺了一条路,垒了几堵墙,盖了几个方盒子,偶尔可以放几把火玩玩……如果你不了解金字塔的神秘,那么那就是个石头堆,你或许还会奇怪古人这么无聊靠这个来打发时间,明明挖个坑填点土的事偏要搞这么大阵仗…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我所知道的香港
人文上多文化共存;粤语为主,英语通行,少数普通话;地理上陆地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上海的1/6,北京的1/18,其他2000多平方公里都是水,10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大部分还都是山;经济上是世界金融中心,贸易自由港。





百闻不如一见,再多的功课也不如万里路来的实在。第一天出发自打落地就可以感受了这种”异域”氛围,说普通话的少了,英语、日语,粤语此起彼伏声声不绝;英语及繁体字的招牌到处都是。第一次有了说普通话的弱势感,怪不得需要个通行证原来是怕大家来了轻易的获得这种”弱势感”。但是这种弱势感不妨碍你在一些场所刷支付宝用人民币,这种时候强势感就可以一涌而出了。





晚上繁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大陆的、欧美的、印度的还有阿拉伯的……有旅游的、有打工上班的。维多利亚港边上行人道卖唱的姑娘唱的也是英语的,粤语的还有大陆的歌曲。期间还偶遇了一个日本文化周,各种卡哇伊的妹子,各种传统服饰的日本人,各种吃货还有各种拿着相机拍妹子的汉子,这些汉子也是极不容易的都是掂着脚在拍照。当然这样的文化周各种吃喝是少不了的,你看,文化无论差异多大一个桌子就可以容下了,世界无论多大一个香港也容下了。





去之前我就想这么小的地方要是能搞辆自行车到处晃晃也是极好的。事实总是超出想象,骑自行车的话不是下坡就是上坡,难以想象下坡的时候每隔一个红路灯停一下是什么感觉,上坡的时候稍微想象一下就觉得很累更别说骑了。不止是想象,我甚至走过几个小时,上上下下一个一个的小抹角,拐着拐着就发现走出了一条曲线,路之间的角度太小跟着地图可以毫不犹豫的一错再错。这里确实很小,地图上看一条线很长其实走走就到了,一个小时可以走五公里所以探索一个地图其实不是个难事。想一想太平山在100多年前就开发了,现在上面有商场有观景平台有别墅有楼房酒店由此可见香港是多么的寸土必争,寸土寸金。还从香港的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感人的数字,香港总共有200多万户家庭估计800万人,其中一半是没有自有住房的,普遍的情况是四口之家的居住面积在40~70平米之间。所以地少人多楼高户小,另外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在全球也是排前几的,太阳底下才有最深的阴影。同理,离天堂越近带来的反差越大。





海水拍打着沙滩,蓝天挂着白云。无论从山上俯瞰还是行走期间都能从不同的侧面欣赏着这个城市。长久待在陆地上的人们总想着可以更靠近大海,而平原上人则想着有更高的山,香港正是一个有山有海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装饰着人们的生活;而在这里经营的人们也装饰着这个城市。对于一个游客来说,这里充满着新鲜;对于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来说,这里只是一个生活的地方。这里是东方的明珠,天时地利人和,自由宽容多元!



Scan the QR code with WeChat.

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